“莲庄画语--当代中国艺术家于莲作品展暨研讨会”12月10日下午在北京草场地奕七艺术空间举行。
美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杨维民教授主持学术研讨会,特邀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导王端廷先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导张敢先生、美术杂志编审副主编盛葳先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于洋先生、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葛玉君先生、今日美术馆晏燕副馆长分别在线下线上发言,从多角度系统评说了于莲三年来创作的“画说庄子”等系列艺术作品。
作品展暨研讨会现场图片
“当然,作为一位长期生活在海外的艺术家,我们从于莲身上,也同样能够深刻的感知在一种他者的文化语境中对中国自身文化传统的敏感反思。”
--葛玉君
以下是葛玉君先生的评论发言:
初看于莲的绘画,给人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当我们在凝视她的绘画创作时,除了迷恋于画面绚烂的视觉张力效果外,更期待能够细细深究图像背后所指向的或显性或潜在的内在讯息。
于莲作品|《齐物论》布面油画,200*260cm|创作于2021年于莲的创作,让我想到一位常年生活在澳洲的中国艺术家。他通过对王维《辋川集》中生活景观的描述,以及生活感悟、修心场景的置换,作为视觉输出与转化的切入点。而于莲则是通过对《庄子》的研究、体悟,使用这一媒介作为“自我与庄子”、“自我与万物”、“创作者与读者”之间情感的链接点,进行展开当代性视觉转换。传达出创作者通过不同时空场域(还不仅仅是古今)的对话、对照关系;以及反思自我与社会之间的惯常思维,“重新思考”或“再定位”的一种艺术实践;抑或从实践的角度对当下艺术创作生态的另一种理解。
当然,作为一位长期生活在海外的艺术家,我们从于莲身上,也同样能够深刻的感知在一种他者的文化语境中对中国自身文化传统的敏感反思。
于莲作品|《养生主》局部
布面油画,200*260cm|创作于2021年
下面我从几个方面谈一下对于莲作品的理解。
首先,“文本叙事”和“图像叙事”叠加重组。在于莲的创作中,我们发现其首先是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比如《养生主》画面中对庖丁解牛、薪火相传、老聃之死、笼中的野鸡等内容进行图像化的转化,在完成这种转化后则开始对解读后的图像进行重组。最后统一在视觉化语言表达中,产生出新的认知。尤其传达出“当代人”的情感经验,激发出一种“当代叙事”。
于莲作品|《养生主》局部布面油画,200*260cm|创作于2021年
比如说,她把“庖丁解牛”这个故事,转化为一个拿着刀在牛肚子里面打坐的人物形象,无疑,重构庖丁与牛的关系,将“物物相通”乃至庄子的“齐物论”--“齐彼是、齐是非、齐物我、齐生死”的理念进行了图像化阐述。当然,也让人感觉到艺术家似乎就是牛肚子里面的那个人,她的创作也代表了艺术家的一种态度。
于莲作品|《逍遥游》
布面油画,200*260cm|创作于2021年
第二、注重公共化的审美资源、视觉资源和观者的“参与感”之间的互动。从形式语言上,于莲在个性化的表达中,将深刻的哲理进行大众审美化的延展,形成属于她自己的一套独特的“视觉叙事逻辑”。
其一,艺术家运用了大量“纯色”的色彩传达,这种色彩系统有明显的“当下”意味,与图像时代的观看品味相吻合,从视觉上进入当下艺术的表达系统(如“逍遥游”“应帝王”“齐物论”等作品);
其二,用笔上,基本都是“松笔”,油画色中加松节油,有一种国画、水彩自然渗化的感觉,而且很稚拙,返璞归真,有孩子的童趣,让人看后赏心悦目的同时,身心放松,容易与画面展开交流与对话,进而寻找到共同性情感链接;
其三,在空间营造上,规避焦点透视,倚重分散的中心点来烘托效果,不同的时空错置、叠加,使得画面具有非常丰富的特性。但整体上又传递出统一的品味与气息,属于一种整体氛围营造中“内在的多样性”表达,如果将其置于当代艺术甚至全球化视野,则又能凸显出独特的文化品质与文化身份!
“(于莲的作品)真正实现将庄子”虚以待物“的关注转化为自然而然之中对当下的审思。”
--葛玉君
第三,寻找“庄子哲学”“当代生活”及“个体自我”三者之间的情感共鸣,形成所谓的“共情共构”。真正实现将庄子“虚以待物”的关注转化为自然而然之中对当下的审思。如果说当代艺术有一种“意义的叠加与主体抽象”现象的话,那么在于莲的画面中,更表达出“意义的纯化与主体的强化”,以及不同主体间的对话。
于莲作品|《万物生-9》布面丙烯综合材料,80*100cm|创作于2022年
当然,除了庄子系列作品外,于莲的创作中加入了很多女性的元素以及对女性身份的思考,重新提出一个维度。在我个人看来,包括她的“绽放”“万物生”“笑笑”等系列,尽管这些系列更往大众审美方面进行延伸与展开,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她的一个纵横发展的脉络。
最后祝贺于莲老师展览成功,也感谢杨维民老师的精心策划!
人物介绍 PROFILE
葛玉君 Ge Yujun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生院书记兼教学部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专业委员会特聘研究员。
本文收录于《莲庄画语--当代中国艺术家于莲作品展暨研讨会艺术评论》系列文章(未完待续)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